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用"五四精神"向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2021-05-06 13:10:06 | 来源: 中廉在线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也扣响了通往新中国的大门。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五四精神"依旧深深根植在中国人的心中,“奋斗”、“开拓”、“奉献”仍是现今爱国青年的主旋律。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奋斗是“五四精神”最牢固的根基。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中国的历史,就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一百年前,国家风雨飘摇,中国青年用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为国家凿开一条社会主义道路;解放初期,中国青年用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国家的建设挥洒青春热血;行至今日,中国青年通过奋斗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是做好每一件小事,帮助一户贫困户脱贫;是完成每一项任务,为一枚导弹精确计算出一份数据;是履行每一份职责,坚决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斗争到底。时代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奋斗者的步伐。

开拓是“五四精神”最繁茂的枝桠。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在我们身后。五四青年在“五四运动”中开创了中国革命知识青年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而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青年既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要勇于创新,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中国青年需发挥开拓创新精神,用创新思维打破常规,想新办法、找新出路、创造新经验、开创新局面,为祖国伟大复兴甩开膀子加油干。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奉献是“五四精神”最绚丽的花朵。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孙中山先生曾寄语:“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1919年,在北京街头流淌的是中国青年难凉的热血,他们团结一致投身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生命。今天,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在脱贫攻坚战场前,在基层工作岗位上,中国青年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执念,肩负历史重担,无私奉献,用热烈蓬勃的青春力量,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如萤萤星火汇聚成河,绘出了新时代的蓝图,奏响了新时代的赞歌。

“五四精神”不只是一张日历、一段文字,它更是贯穿中国青年灵魂的精神硕果。“中国青年”不仅指一代人的青春,用年龄来定义它显然是狭隘的,它并非局限于当代青年,而是每一位勇于奋斗、敢于开拓、甘于奉献者的荣称。中华民族在硝烟与动荡中探索光明之路,在绝境与困苦中涅槃重生,中国青年应始终以史为鉴,奋斗不息,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以更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朝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用“五四精神”的火炬照亮前进之路,让不曾磨灭的信仰点燃新时代的,新的荣光。(周川尧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镇政府)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