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熟蛋返生孵小鸡”的论文引发网友热议,论文宣称已经用意念返生熟鸡蛋40多枚并成功孵出了小鸡,据悉,该论文作者郭某还教授意念断物、物体穿瓶越壁、木遁火遁等具有邪教特征的伪科学。网友们纷纷表示:这是对懵懵懂懂学生的错乱引导,更是对社会公众的智商侮辱。
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郭某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本应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却靠“骗”博得关注,打着科学的幌子,做着伪科学的事,忽视学术的权威性,将科学研究荒谬化,将封建迷信学术化,将玄学臆想课堂化,有人曾说“缪谈迷信就是傻子遇到骗子的结果”,但沉溺其中的人似乎络绎不绝,甚至有些党员干部将其视为“心灵鸡汤”,参与违反党规党纪、抹黑党组织的迷信活动,最终不得不自吞苦果。
“缪谈迷信”心态下,党员干部定会信仰缺失、精神颓废,继而自甘堕落走上迷途。近些年,违反党内政治生活纪律、“总开关”失守的官员不在少数,他们身居要职,却笃信风水、迷信“大师”,办事看“时辰”,卡要看“风水”,挥霍公款装神弄鬼、借堪舆之术谋私利,将个人命运和发展前途寄“希望”于“大师”身上,这些不实言论、荒诞话语、封建迷信如同“万丈深渊”,如没有辨别能力、不及时自省,极易深陷其中,酿成不可逆的大错。为此,《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规定党员参加封建迷信的行为违反政治纪律、涉嫌违法,为党员干部划出红线。同时,身为党员干部,除了党规党纪的约束,还需不断学习党的理论,坚定信仰信念,切勿让封建迷信侵蚀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消磨清正廉洁的为官意志。
“缪谈迷信”心态下,基层群众定会思想禁锢、庸俗愚昧,继而相信天命聊以自慰。迷信思想普遍风行在交通不便、文化落后的农村地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文化”活动五花八门。丧事大操大办、有病拜访民间“神医”、建庙祭祖磕头焚香等活动频繁发生,算命先生、风水先生、巫婆神汉等“民间大师”门庭若市,有的甚至公开挂牌营业。这些带有迷信、愚昧色彩的“文化”不断侵蚀和禁锢着农村群众的思想,其带来的灰色消费更是使得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枷锁,败坏社会风气。对此,作为在基层农村一线工作的青年干部,需要深入基层群众,抓住农村居民兴趣点,精心设计乡风文明建设活动,为农民提供贴近生活、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和精神食粮;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吸引群众主动参与科技文化知识学习,不断促进农村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自觉抵触封建迷信思想、杜绝封建迷信活动。
为了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防止荒谬怪谈、封建迷信、佛教神论在农村地区蔓延开来,我们在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要注意基层干部的崇高信仰树立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地区科学思想的传播、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精神的弘扬,营造“反对迷信,崇尚科学”良好的社会风气,击退阻碍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拦路虎”。(杨海蕾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