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百姓富,农村强则百姓强。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稳定群众的经济收入成为了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衔接阶段的重要工作。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和谋划关乎乡村振兴政策落地的效能,如何让乡村振兴带动百姓发展,群众积极响应是基础;如何让农村产业壮大,资源高效利用是关键;让百姓享受脱贫攻坚成果和产业振兴红利,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百姓富的重要一步。
乡村振兴需要政策的支撑。政策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随着国家对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发展推动政策,中央及省、州、县各级政府把乡村振兴的政策落地和资金配套、项目扶持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加大对农村土地资源使用政策、乡村财政金融政策、人才发展政策和特色农牧业产业政策的支持,并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进行落实,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的引领。脱贫攻坚任务能如期按时按质完成,离不开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艰苦奋斗,“五级书记”的联动,充分调动了省州县乡村各个组织资源力量。扶贫干部队伍为农村群众植入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理念、引入了资金、项目和技术资源、树立起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意识。乡村振兴作为脱贫攻坚后半场战场,更需要我们有一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远大理想、“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到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使命和“术业有专攻”专业突出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队伍。人才兴则产业兴,人才强则产业强,牢牢巩固和树立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生产力的定位,培育和吸引优秀人才向农村流动,营造“孔雀基层飞”的人才氛围,为农村发展、产业振兴奠定基础。
乡村振兴需要当地资源推动。“天时、地利、人和”是古人成大事的基础,在完成脱贫攻坚和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农村发展成为国民规划的重点,乡村振兴的利好时代已经来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三农人才队伍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村籍大学生回归家乡、投身建设。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关键在于对农村资源摸排、调配和优化,做到“物尽其用”的资源价值利用,因地制宜、合理密植,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聚集产业资源和人才资源,强化农村合作社集体经济优势,带动农村特色产业、集体产业和个体产业发展,形成以支柱产业带动新兴零售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局面。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整体布局、协同发展,最大化发挥好政策、人才和农村资源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孵化平台。同时,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因时、因地、因策不断调整优化,让乡村振兴的种子在农村发展的土壤上生根发芽。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增收、是否感到获得感、幸福感。乡村振兴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需要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参与,携手并进、砥砺前行,相信,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打赢乡村振兴这场战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农民富裕的时代一定会到来。(贵州省镇远县金堡镇人民政府 龙仕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