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四”管齐下 固乡村振兴人才之“本”

2021-04-26 13:27:50 | 来源: 中廉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人才,一时成为总书记口中的高频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特别是农牧区建设更需要人才,当前影响农牧区发展的因素很多,譬如资源匮乏、科技落后、资金不足,但“人才短板”是掣肘农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乡村振兴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才可能聚集人才、激发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砥砺支撑,接续奋斗写好乡村振兴“后半篇文章”。

畅通人才引擎“快车道”。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基层工作繁冗复杂,技术落后,承担风险能力低,平台、资金、政策扶持力度薄弱,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繁琐的工作任务与巨大的环境压力让农牧区人才选择“逃离”,严重影响基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蕴藏了诸多机遇,成为吸引农牧区人才的“磁场”,因此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完善农牧区人才创业创新优惠政策和配套设施,坚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人才,吸引农牧区实用人才、种养殖大户、“田秀才”、“土专家”、大学生返乡“逆流”刻不容缓。人才引进既要做好外部引才,也要做好内部人才回流,坚持“内外”结合的双向渠道,带动更多的生产要素向一线聚集,为基层注入源源不绝的人才活水。然而吸引农牧区实用人才重点在于要按照地方实际把握人才“需求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形成精准引才,做到既不浪费人才资源、又能充分释放人才活力。

搭建人才培育“炼丹炉”。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乡村振兴要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最突出的位置,重视农牧区实用人才的培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坚持把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通盘谋划,用好“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优质培训资源,讲好信念教育“第一课”,坚定农牧区实用人才坚定不移走具有中国特色高原特征海北特点的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按照人才“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买单”的形式,着力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工程”,加大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创业达人”“乡土人才”“新型职业农牧民”等优秀农牧区实用人才的培养力度,打造人才“洼地”,将其培养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形成“培养一批人才、致富一方百姓、带动一方发展”的“蝴蝶效应”。

构建爱才用才“大格局”。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引才贵在用才,确保聚天下之英才而用之。一方面,要激活农牧区实用人才“蓄水池”,坚持人岗相适,建立和完善人才库,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生产一线现场指导、设立咨询服务台、举办科技知识培训、开展技术服务等,让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引领乡村振兴;另一方面,充分尊重采纳他们对乡村振兴蓝图布局的专业意见建议,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形成“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的局面,在乡村振兴伟业中绽放精彩。

打造人才集结“聚宝盆”。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广大农牧区想要实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建好“筑巢引凤”硬环境、优化“海纳百川”软环境,为农牧区实用人才提供“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引才育才,是壮大农牧区实用人才资源总量的主要手段,而用人留人,则是实现农牧区实用人才振兴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资源、交通、卫生、医疗、教育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基本保障农牧区实用人才的生活创业需求。二是创新政策保障,打破唯学历、唯身份的壁垒,厚植人才发展沃土,落实人才发展各项政策,为扎根农牧区实用人才开通“绿色通道”,制定和完善工商登记、土地流转、科技立项、税费缴纳、信贷融资等方面优惠扶持措施,加大农牧区实用人才创业扶持力度;支持发展各类人才服务机构,向农牧区实用人才开展服务;完善人才市场建设,进一步建设好信息平台,加强资格证书及职称评定管理,加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力度。三是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和推荐选拔工作,营造爱才、敬才、重才的良好环境,吸引更多外出乡贤、务工人员、毕业生等群体返乡做“创客”,让广大人才在农牧区能就业、就好业,为乡村振兴贡献才智。(青海省海北州委组织部 马静)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