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冠肺炎疫情任在全球肆虐,由于我国疫情防控措施得力,国内疫情形势相对稳定,但随着境外输入病例的陆续出现,我国疫情防控的不确定性依然在增加。
要想彻底打赢这场旷日持久的疫情防控战,我们最大的依仗就是接种新冠疫苗。但由于部分群众对疫苗的认识不够,导致接种意愿不高,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尤为更甚,这无疑给基层的疫情防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随着新一轮疫苗接种的开启,各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严格落实政策方针,基层干部开启了加班加点模式,走村入户,网格式遍访,发现大多农村群众不愿接种疫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国内疫情形势好转,不太可能大范围传播,没必要多此一举。二是对疫苗的安全性产生怀疑,担心接种疫苗会给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三是认为疫苗的保护作用不大,该感染的接种了也没用。四是认为别人打了自己就可以不用打了,让别人去承当风险。
接种疫苗不仅能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死亡率,还可以有效阻断病毒在人群中传播,这不仅保护了自身的安全,也保护了身边人的安全,更是为国家的疫情防控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要想提高群众的思想意识,在人群中建立起广泛的免疫屏障,就必须让理性战胜偏见,让科普跑赢谣言。一是党员干部带头做。让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带头接种疫苗,不仅可以保护其自身安全,也为疫苗接种做出了示范性作用,这能很大程度上让群众重新对接种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必要性加以审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打消群众的后顾之忧,让“应接尽接”早日得以实现。二是加大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应充分利用好媒体宣传作用,在电视平台、微信公众号、门户网加大对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力度,同时也可以在闹市区的广告牌、LED屏上进行宣传。为了让平时很少接触电子产品的老百姓也能了解当前疫情发展情况和接种疫苗的必要性,村级党组织可通过召开院坝会、火坑会对接种疫苗进行科普性宣传。通过多渠道宣传,必能让全社会对于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有一个新的认识,让更多的群众都能在安全、知情、同意、自愿、免费的前提下参加到新冠疫苗接种的行列中来。(杨炎亮 贵州省镇远县青溪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