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最突出的短板、最紧缺的资源就是人才。当前,海南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和方法,人才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还存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不够、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和人才服务保障不够到位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海南的人才工作发展。今后,海南要继续坚持“人才立岛”的观念,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体系建设,在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服务上下功夫,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本土人才选得准、干得好。
一要大力引进专业人才。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流的问题,然后才是物流、现金流。一方面海南本身人口就少,另一方面推进自贸港建设的人才特别缺乏。所以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体制机制,改进人才引进的方式方法。重点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在规划建设、生态环保、新闻宣传、政法等领域,以及对外贸易、海关商务、港口建设管理等急需专业人才的引进,去真正的引进对地方发展、产业发展有好处的人才。
二要大力优化人才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建设并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是海南当前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海南虽然相继出台了极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但服务机制尚未完善,人才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住房保障等人才服务事项还存在很多短板。因此,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教育、医疗和公共服务水平,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服务机制,做好引进人才的配套服务工作,竭尽全力给人才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提供更加优质的平台和环境,让他们能够安心扎根海南和服务海南。
三是大力培养本土人才。相对于引进人才,更要培养“本地的和尚”。一方面,要注重政策方面的激励,鼓励本土人才回流。建立健全在外本土人才返乡创业的长效机制,从优惠政策、资金支撑、融资担保、激励机制等方面发力,改善本土人才的政策待遇及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注重对本土人才的培养。要制定本土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办法,按照选好一批培训对象、确定一批培训内容、建设一批培训基地、设立一笔专项基金的模式,实施本地医学生、师范生定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本土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定点、定向、订单式培训。要加强职业教育,特别是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探索出一套好方法、好机制,为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和乡村振兴尽快培养一批具有乡土情怀的人才。(东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任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