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语,折射出志愿服务蔚然成风的社会文明新风尚。志愿者,可爱可敬的名字;志愿服务,心手相牵的事业;志愿精神,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能够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投身基层建设,我也倍感荣幸。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要义,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展现出青年无私奉献,传承了中华文化中厚德仁爱、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等道德精髓。
自2004年以来印发《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经过了十多年,志愿精神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志愿服务事业生机勃勃,志愿者在传播党的声音、服务国家战略、参与大型赛会、抗击重大灾害等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2020年,中国的志愿力量令世界瞩目。新冠疫情发生后,各志愿组织和广大社会青年志愿者奔赴疫情防控前线,成为一支最坚实的防御力量,疫情得到缓解后,仍有数名志愿者在疫情防控前线服务,万名热情服务的志愿者犹如一张张闪亮的名片,给世界留下不辱使命的美好回忆。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在各个地区给志愿者送去温暖和鼓励,我国志愿服务队伍快速壮大,质量明显提升。
2018年开始在各个地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试点中心,为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新舞台、赋予了新使命。三年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走村串户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促进文明乡风建设、深入群众、回应群众,深入实践,广开音路、倾听民意,了解群众所思、所盼,与群众打成一片,把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及时有效的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不断夯实党和国家发展的社会基础、民心基础。
在大局中找准方位,在大事中展现作为。作为一名志愿者,要始终牢固树立使命担当,以实际行动为中国梦添砖加瓦。(杨赞成 贵州省镇远县青溪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