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新时代需要黄国平式的奋斗精神

2021-04-22 10:28:28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一则"博士生毕业论文致谢”的博文刷爆各大社交网络平台。这篇论文作者是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工学博士黄国平。黄国平遭遇坎坷,但结局很好,因为黄国平就读的自动化所模式识别专业是出了名的强,他毕业后被腾讯聘用,从事人工智能翻译工作。

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也有类似的故事。张文宏说:“从家乡走出来,就知道世界上每一步都是艰苦的,所以更懂得体谅后来的人。”自称是“乡下人在上海”张文宏与黄国平一样,都是最初经历挫折,可后来却都显示出他们无法掩盖的光芒。

没有什么可以把人轻易打动,除了生活的真实与奋斗的力量。黄国平与张文宏的奋斗,是那么普通与真实,但这种真实却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被生活按在地上反复摩擦,有的人成了咸鱼,有的人却变得更加坚韧。我们不必抱怨也不必感谢曾经吃过的那些苦,我们最应该感谢努力不放弃的自己。那些成天抱怨命运不公的人,应该自我审视,与成功的人做个对比,之所以获得成功,之所以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是因为心无旁骛的坚持。正是因为有众多奋力拼搏的人们,才汇合成就一个民族的伟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在青年人身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中国青年的接力奋斗。新时代的青年人需要有黄国平式的责任意识与勇敢担当,需要有像黄国平一样的直面生活与问题的勇气与坚强。

黄国平论文致谢道出的道理,就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没有什么比人内心的信念更加真切,没有什么比人内心的力量更加坚忍。我们能够从黄国平的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

然而笔者想说,你感谢了很多人,社会也该感谢你,你用自己的拼搏为众多孩子树立了榜样。虽然成才的路上离不开外部因素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内因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生活给了每个人不同的磨难,只要一心进取,默默耕耘,未来一定不会差。(杨华龙 贵州省镇远县青溪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