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可见,让文物活起来是当下热度持续升温的一个话题,更是凝聚社会力量共同盘活文物价值,弘扬中华文明的智慧体现。
扮好“发掘者”,让文物活起来。发掘文物历史记忆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价值之所在。总书记告诉我们,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近日,“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考古研究极大的激发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文化自信。文博人的发掘极大的推动着文物的“上新”,每一次文物的考古发掘都是一次与文物近距离对话的宝贵机会,让沉睡的文物,尘封的文化奇妙的“活起来”都离不开“发掘者”科学的研究,以及耐心和匠心的发掘。扮好“发掘者”,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让文物活起来。
扮好“守护者”,让文物活起来。保护文物生态体系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底线之所在。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遵守《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功在当代。做好文物保护工作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文物的“守护者”,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秉持正确的文物保护理念,切实保护好其历史文化价值,留住文明瑰宝,守住古老文明的根与魂。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构建出良好的文物生态体系,以文物保护向文物活化转变,扮好“守护者”,让文物活起来。
扮好“传播者”,让文物活起来。加强文物传播利用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意义之所在。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利用高科技与时俱进打造博物馆,激活博物馆活力,举办内容丰富的展览,让人们走进去体验历史的氛围与文化的魅力。通过纪录片、综艺节目、文创作品等一系列转播途径为载体,讲好文物故事,让文物鲜活起来,打开我们的文化视野让文物的精神内涵飞入寻常百姓家。扩大文化影响,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被更多的人欣赏与转播,实现“价值外溢”的同时让价值增值,推开文化的大门,涵养“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的文化追求,丰富历史文化滋养。让我们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观照未来,扮好“传播者”,让文化活起来。(青海省海北州委组织部 宋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