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现在我们已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任务,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下在发展乡村振兴过程中,还是要通过内容和方式的调整,关注四个方面的振兴。
关注文化振兴。充分挖掘和发展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建立文化保护及传承体系,注重青少年对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学习,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中来,自觉践行中华文化传播者,同时,对于有价值的文化要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加以开发利用,提升乡村文化自信。
关注人才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振兴,人才配备更是重中之重。将“引进来”“送出去”“储备好”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引进来”,精准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队伍注入新力量。坚持“送出去”,整合资源,强化交流学习,为乡村振兴队伍提升新技能。持续“储备好”,建立长效机制,鼓励、吸引从村里面走出去的“特殊人才”返乡创业和纳入村干后备队伍,为乡村振兴基层组织建设注入新活力。
关注基础设施振兴。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大批项目的实施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了极大改善。但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要转变治理观念,由集中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问题,转向系统治理,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贫困地区的人居环境治理方式,全面建设贫困地区的生态宜居乡村。
关注产业振兴。产业发展是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继续把产业振兴摆在重要位置,这样才能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建立逐步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帮助贫困群众摘了穷帽再拔穷根。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应发挥各自产业优势,寻优推进、错位发展,避免产业过度同质化,同时,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刘雪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报京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