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选秀节目动不动就上热搜。媒体上关于“偶像”和“榜样”的讨论也很热闹。但让人质疑的是,今天偶像的标准是否太过单一了?当年轻人崇拜的“偶像”,越来越局限于明星、爱豆。当大家讨论的话题,越来越局限于哪个明星的家长里短时,我们今天能给年轻人提供“榜样的力量”的偶像,是不是太少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偶像,真正的偶像,在关键时刻会成为你的精神向导,会成为你人生的标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榜样5》中就有这么一群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信仰,无私奉献。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榜样的力量。他们才是当之无愧的“顶流偶像”。
一心为民,她是甘为人民服务的“孺子牛”。提到杜云,社区中的人都会叫她一声杜医生,这是居民对在社区做了五年全科医生的杜云信赖,更是对杜云社区工作的认可。在疫情防控时,她是说一不二的“社区书记”,带领全社区人员开展防疫工作;解决居民封闭管理时的问题,她是“贴心志愿者”,为居民生活用品补给的问题多方联系,四处奔走,一家一家送上门,及时送药、送菜、送餐;在居民无法及时就医时,她又成了那个无所不能的“全科医生”通过线上医疗群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多重身份的杜云真正成了居民身边的暖心人,更走进了居民的心中。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向杜云看齐,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思百姓之忧、知百姓之需、解百姓之困。在面对百姓的问题时,及时转变自己的身份,百姓需要什么样的人,我就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百姓心中。所谓“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要为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而奋斗。
胸怀担当,他是艰苦奋斗的“老黄牛”。“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有救了。”这是时任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的刘智明得知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到达武汉时,说出的第一句话。不管在什么时候,军人始终是人民心中坚强的顶梁柱。抗击非典时他们来了,抗震救灾时他们来了、这次抗击新冠疫情,他们也来了!“我是党员,又从事重症医学专业,不提前摸清‘阵地’的情况,怎么能打好仗?”在到达武汉后,张西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符合传染病治疗要求的通道,为后续治疗做好了安全保障。随后进驻火神山医院,他成立临时党支部,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骨干奋斗在一线,在与死神交手的84天中,张西京共接收了共收治351名重症和危重症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成功率达96.8%,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新中国成立以来,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员,一代又一代的军人的不懈坚持,砥砺前行才让中国在无数的艰险和磨难中成长起来,迎来全面小康。疫情已经结束,扶贫工作也已告一段落,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展开之际,党员同志更应该鼓足力气,扎扎实实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奉献一切!
到风暴的中心去,他们是冲在一线的“拓荒牛”。疫情发生后,浙江省先后向湖北武汉派出12支医疗团队,并成立浙江省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一月的武汉正是疫情肆虐的时候,一边是未知的病毒,一边是大量需要救治的患者。指挥部临时党委充分发挥作用,调集最优秀的医生,使用最先进的设备,提供最急需的资源,带去科学的诊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坚持做到医疗与防疫兼顾,重症与方舱共管。抗疫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为了缓解医务人员的心理焦虑和思乡之情,临时党委开展谈心谈话,开办深夜食堂,为过生日的队员们庆生。临时党委用自己的所作所为,在被疫情肆虐过后的土地上,勤劳拓荒,为武汉带来了春天。在两个百年的交互之际,我们的党员干部更应该保持突破自我的决心,敢为人先的信心,学习前辈们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敢作敢为、善作善为,将现有的工作做的更好,把还未开垦的土地,勇敢拓荒。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自我新跨域。
生逢其时,任重道远。俗话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需要有英雄、有榜样”。这样的榜样,为我们指明方向,这样的榜样,为我们指点迷津,这样的榜样,催我们奋进!这样的榜样才是真正的“顶流偶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委组织部 徐世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