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全面系统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作为基层一线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既要着眼“长远”,把握未来的走势、目标任务,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央对形势的重大判断和重大部署,要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也要把握“当前”,就是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怎么抓落实上,要结合实际工作狠抓落实,以实干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以新思想打造坚定信念。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党员干部要成长、要进步,必须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并始终站在理论前沿和时代潮头,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善于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发展思路、办法和举措,切实把自己、职责、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奋力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迈出新步伐,实现新作为。
以新使命树立自身担当。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担当需要新作为,当前全党吹响了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冲锋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指出,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九次提到“担当”一词。在为什么要担当上,强调“牢记使命”“使命呼唤担当”,直面党内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考验与危险。在如何担当上,强调“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坚持实干兴邦”“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要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以新目标锤炼自身能力。新长征路上,不可能都是平坦的大道,还会有许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七种能力”,努力练就过硬本领,下苦功夫,求真本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遇到矛盾不回避、遇到困难不绕道,持续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绝不让脱贫群众返贫、绝不让新的贫困发生,尽心竭力多办一些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的民生实事,千方百计多解决一些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报京乡人民政府 杨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