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就是目前广大基层干部的工作状态,即便是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周六保证不休息,周天休息不保证”成为常态,可以说是付出了汗水和青春,却没有得到认同和理解,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逃离”基层,不愿下沉到一线历练。因此,上级部门对基层干部应多一些关爱,多做加法,切实为超量工作的基层干部减压减负。
克服本领恐慌。基层工作千条万绪,干部身处一线,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矛盾众多、问题复杂,任务重压力大,难免出现本领恐慌的现象。学习是做好的良药,干部应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通过书籍、网络、新媒体等渠道去学习,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学习不仅仅是念念稿子、抄抄笔记,更要学懂弄通做实。另一方面,组织部门应增加培训机会,通过开设讲座、举办专题培训班、网络课堂等多种方式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训应有时效性、针对性,突出干部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做到查漏补缺,因材施教。
完善考核体系。在目前的考核体系、评价体系下,干得好不如写得好、会做事不如会做人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这严重戳伤了干部创业干事的积极性,有的人因此而抑郁不得志,宁愿甘当做“咸鱼”、做“老油条”,缺少干劲,工作得过且过,只求按时完成,不求做的漂亮。因此,上级部门应完善考核体系,优化选拔机制,拓展基层干部成长空间,重视培养优秀基层干部,对那些勤勤恳恳工作,长期扎根基层,对基层有贡献的“老黄牛”式干部,要优先提拔,形成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要为基层干部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机制,让基层干部有发挥才华的舞台,让干部实现自我价值。
提升福利待遇。提升基层干部的福利待遇虽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也是“常谈常新”的问题。某基层干部利用下班时间跑滴滴赚外快,为支付躺卧病床上母亲的医疗费的新闻我们早有耳闻,除了在面对问题上不能一刀切之外,应切实提高基层干部福利待遇,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工资稳定增长机制,在工资福利方面向基层干部倾斜,对有突出贡献的基层干部,可在绩效上予以相应的奖励,让实干者得实惠,吃苦这吃得香。另一方面,应差异化奖励机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让他们一心一意扑下身子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黎学俊 海南省陵水县群英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