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中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推进科技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创新人才的巨大潜能。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人才队伍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需要还创在一定矛盾,如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人才发展受体制机制限制,人才发展环境不够优,人才评价机制不够健全,等等。因此,我们要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
一是强化创新人才的选用管理。要通过行业分类,分别制定各自的人才评价办法,人才选用实现“去资历、去文凭”,以实际作用、主要业绩、技术推广、成果效益等作为最基本的衡量标准。要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建立完善领导职务通道、专家人才通道、职员职级通道等三条通道并行互通机制,把吸引、聚集人才作为促进人才发展的关键举措落实,做到人才资源的开发、调配、利用与经济建设两手抓。
二是加大创新人才激励分配力度。要加大重点领域人才开发力度,实施重点人才工程项目,切实加强优秀人才的智力支撑和服务保障。要着眼于激发人才队伍的创造活力,创新工作载体,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创新人才想作为、能作为、敢作为、争作为、有作为,开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推行以创新能力、成果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基础的多元分配制度,让创新人才得到应有的回报。要健全荣誉评选制度,让创新人才实现“名利双收”。
三是完善创新人才和成果保障体系。要研究制定人才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规划,采取学习培训、进修深造、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确保各类人才都有提升能力素质的时间和机会。要打破身份界限,促进机关单位之间、企业之间及其相互之间各类人才有序流动、合理配置。要不断健全完善专利管理的制度,加强对成果产权的保护,为创新人才建立起“保障墙”。要在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上下功夫,打通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渠道,鼓励引导各单位、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切实有效转化为市场化、产业化的技术和产品,提升成果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效应。(张昀 福建省武夷山市岚谷乡客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