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说到: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只有很好地引人、用人、留人,才更好地助力高质量发展。
引进各类人才,百花齐放,助力乡村振兴。除了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主流人才”,而实践性、可复制、可借鉴的“非主流人才”也是不可忽视、举足轻重的。“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当下,只要能增加农民收入、能提升村集体经济的就是“好猫”。以结果为导向,坚持以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评价人才,有学历、有职称的人才要引进,没有职称、没有学历而创造价值的实用型、实践型人才也要重视引进,百花齐放,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重用各类人才,创造条件,助力乡村振兴。用心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环境,推动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切勿热闹一阵子,风风火火把人才引进后让人做“冷板凳”,取而代之的是真真切切让各类人才发挥自身能量,让人才落地生根到开花结果,很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发展。时下,农村电商兴起,能够把农村新鲜、时令的农产品,实时送到全国各地的“铁粉”手里,是需要人才的,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而以更高的价格,把土土的农产品,让城市的人们欣然买单,是一件有技术含量的事。湖南靖州县“木洞”杨梅凭什么一度卖到30元一斤,值得深思···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创新的落脚点和工作方向,刚性需求已经满足,更多的是追求改善性需求,只要能满足需求,就会有人为此而买单。而为许多家庭解决就业、收入问题,真正为老百姓做事的人才,就值得被重用。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
保障各类人才,留人留心,助力乡村振兴。健全人才保障机制,用心帮助人才解决子女教育、配偶就业、住房等切身利益,让其无后顾之忧,安心工作、发挥潜力,把知识、专业、点子转化为生产力,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要打好“服务牌”,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的创新工作能力。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动态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良好的机制的土壤,才能培植各类优秀人才。新时代呼唤“新”人才,唯有创新人才体制改革,才有利于释放人才创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插上翅膀,越飞越高!(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临江镇上际村党群工作者 叶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