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行法治之力 保人民权益

2021-03-12 08:55:58 | 来源: 中廉在线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深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问题,为新时代为什么实行、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是立好“定海神针”,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放在了“十一个坚持”的首要位置,提纲挈领地指明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征。正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立下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铿锵誓言,习总书记多次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各级党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党员干部前仆后继,人民群众万众一心,有力有效地遏制了疫情蔓延的势头,戴口罩入法新规迅速实施,法院从重从快审结涉疫诈骗,各行各业逐步复工复产,全面彰显了在党的领导下全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唯有积极应对社会发展中的风险与变化,不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方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二是擦亮“一面镜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随着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要求日益增长,政法机关作为群众看党风政风的“一面镜子”,必须将司法不公、执法乱作为、黑恶势力保护伞等危害队伍建设、影响人民群众对司法执法评判的行为,作为厉行法治的聚焦点和发力点。2020年,厦门市“平安三率”之一的内容由“平安建设工作知晓率”变为“扫黑除恶好评率”,标志着党和政府将平安建设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扫黑除恶工作上,强力“打伞破网”“打财断血”。2021年,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集结号已吹响,着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公正司法的顽瘴痼疾,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唯有政法队伍建设好了,政法机关的公信力才能有效提升,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才能兜住,人民群众的权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三是铸好“治国重器”,构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做出修改宪法的重大决策,为法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2021年,《民法典》正式施行,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财产安全、生命健康、人格尊严等各方面予以全方位的保护,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但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执行,在法治建设上不能只是叶公好龙式的喊口号、练虚功、摆花架,而要真抓实干,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个方面”一体建设,打造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大模块”相辅相成,筑牢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 郑怡婷)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