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一直以来都是中央重视的问题,然而若想要让“基层减负”真正解放基层干部,更好的投入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中,笔者认为关键要念好“三字经”。
念好“源”字诀,莫让基层减负成为口头减负。上级的考核指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层的工作方向与工作量,若想“基层减负”,从上级考核管理的源头上进行减负是关键。若上级的工作思路依然不变,为了体现“减负”要求,把文件变成便签,把公文通知变成电话通知、邮箱通知、微信通知,表面上看,文件变少了,工作也少了,但实际上基层干部仍然陷在文山会海中,根本达不到“减负”效果。
念好“减”字诀,莫让基层减负成为新负担。基层减负主要突出的应该是“减”字,决不能把减负变成新工作。一些地方,为了体现基层减负工作实绩,将减负变成一项工作内容进行考核,今天要求基层制定个减负方案,明天要求上报个减负报表,后天要求上报个减负典型案例,下个月再来个督促检查。这样一来,确实部分不必要的工作减少了,但基层减负却成了基层干部的新负担,一来一回,工作不减反增。
念好“实”字诀,莫让基层减负成为“懒政”的新摇篮。基层减负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基层干部从一些不必要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时间用于服务群众,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上,若基层减负没有把握好“实”的根本,一味的因为减而减,却没有把“实”的要求提上去,把“实”的考核突显出来,那必将导致基层减负变成部分部门、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的借口,从而失去了基层减负本来的意义。(贵州省八弓镇人民政府 姜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