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强调,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要强化问题导向,靶向发力更精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多解民生之忧,就要坚持问题导向,更好、更精准地靶向发力。要紧盯老百姓在社会保障方面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不断推进改革。针对贫困患者看病返贫的问题,国家实行了三个一批分类救治行动(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帮助近100万因病致贫、返贫户,摆脱贫困,让老百姓切实从中获得实惠和保障。
要立足国情实际,守正创新落实效。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与经济发展同步、与经济发展阶段和财力水平相适应。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把握改革的节奏和力度,坚持试点先行、由点及面,从上世纪80年代的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试点,到本世纪初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再到如今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反映了我们立足国情,守正创新,不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走向成熟稳定,让社会保障更多地惠及民生、更多地保障民生。而未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均预期寿命提升、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发展趋势,对新情况新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改革勇气、更积极的进取精神、更高超的实践智慧,全力推进新时代社会保障工作,让社会保障真正地惠民、便民。
要完善管理服务,提质增效暖人心。国家目前正在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深入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特点,提供更加贴心暖心的社会保障服务等等,如全国80多万基层卫生人员,逐户、逐人、逐病核实,为每一位贫困患者建立工作台账,真正切实地把健康扶贫落实到位。而这些都推进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的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再是梦想。(福建省漳州市南靖高新技术产业园管委会 陈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