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借换届东风筑“巢”引“凤”

2021-02-25 09:48:53 | 来源: 中廉在线

各地现有村(居)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后备力量枯竭等问题,在欠发达地区尤为明显,极大地影响了后续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又逢换届之年,村(居)治理人才队伍即将迎来“换血”和“洗牌”,怎样借换届这股东风,逐步补上人才队伍建设短板,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地位。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地位不可动摇,它决定了基层治理“用什么样的人”、“人怎样用”两大方向,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紧紧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步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将现有党员培养成为适应基层治理的“多面手”,将优秀的后备人才培养成为党组织新鲜血液,才能发挥好党组织的“掌舵”作用,续接好乡村振兴,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宝贵党政人才资源。

打造“舞台”,筑“巢”好引“凤”。村支两委作为基层治理的指挥中心,其作用毋庸置疑,村(居)干部作为主要构成,其构成的科学配备水平决定了这支队伍的战斗力高低,而人才的来源质量是基础,没有高质量的人才来源,科学配备便无从谈起。一是要适当提高村(居)干部经济待遇,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提高的标准可以适当参照人力市场,解决其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将一些讲政治有能力有志向的人才吸引进来。二是要做好合理配置,党组织要当好“伯乐”,可以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将合适的人放到适合的岗位上,不能一味求“年轻”,求“高学历”,而应侧重其对岗位的匹配度,比如,村(居)党支部书记就应从“党性强”、“有视野”、“有经验”、“有公心”、“有组织力”等角度进行匹配,其他职位依此类推。三是合理做好职数配置,如可以按照村(居)总人口数进行配比,大村(居)多一些,小村(居)少一些,做到总体平衡即可。

行以致远,做好人才“委培”和“猎头”。长期来看,基层治理人才的培养使用绝非一蹴而就,除了其自身努力,更需要借助好社会力量,多方面多渠道地对人才进行培养,人才的培养首先是社会的“基础”培养,然后才到某一行业的“定向”培养,这个规律不可逆,更不能“揠苗助长”,没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才不能称之为人才,而从人才自身来看,只有经历了社会这个大熔炉的大历练,进行自我改造自我进阶,才能真正“知民生”、“晓民苦”,才能在为其提供舞台后,真正做到“为民解忧”。此外,要做好对“人才”的发掘力度,将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或“潜力股”列入人才精英信息库,做好宣传发动,适时做好一定的基层治理“定向”培养即可。(贵州省黎平县坝寨乡人民政府 陈鹏)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