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围绕“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但如何在发展与生态之间平衡,确实一个很难抉择的棘手问题。
这让我想到电影《天狗》里的剧情,护林员保护大山里的树木,但是村民靠着山上的树木发家致富。护林员禁止村民砍伐树木,却遭到了当地恶霸和村民的共同报复,产生了一系列的悲剧,其中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企图通过牺牲当地的生态环境来快速达到发展目标是会付出沉重代价的。所以要如何保证高质量发展,打赢乡村振兴这一场硬仗?
一是加强政策落实,为发展夯实基础。走好乡村发展道路,首先应该保护好农村的生态与人居环境。“金山银山比不上绿水青山”,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对农村地区的“脏乱差”地带进行管理改革。建设村级污水处理池、垃圾处理站等环保工程,保证农村地区的生态与人居环境,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是产业因地制宜,为发展指明方向。当地政府应该根据各个村落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特色产业,而不是看到成功案例就想着生搬硬套。各村支部要适当的吸取成功典型案例的经验,同时结合本村的优势去发展本村的优势产业,利用优势产业来带动乡村的发展。没有特色产业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当地的农副产品,同时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提高本村的农产品的知名度,实现本村经济的整体提升。
三是完善环保机制,为发展安上护栏。政府部门对于当地的环保法则要明确,同时将强监管。增设环保设施,如增加垃圾桶的投放、建设沼气池项目等,既减少了环境污染也能够给村民的生活便利。加强对村工厂、企业的排放监管,设立合理的排放标准,对于超排放的企业、工厂,应该立即停工整顿。同时,应当加强村民教育,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村集体也应该出台相关的村规民约,让集体去监管个人。只有当地的环保意识上去了,发展才能更有底气。
只有保证生态环境上的绿水青山,才能让真正的金山银山变得有意义。发展并不意味着抛弃生态,两者相辅相成才是最佳组合,“天狗”式的悲剧发展是万万使不得的。(黄浩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濉溪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