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令人感佩,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小康、迈向富裕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基层一线干部当在主线、准线和底线上围绕“牢、实、定”三字,才能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真正写好“后半篇文章”。
在为民宗旨这一主线上突出一个“牢”字。用心扶贫,以行济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是衡量我党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写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首先需要全党全国人民牢牢树立为民宗旨,牢固把握这条主线,站稳群众立场,始终把群众利益和群众诉求作为“文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广袤乡村呈现更新更美的大好图景。
在找准路子这一准线上把握一个“实”字。找准脱贫攻坚的路子是推进扶贫开发、推动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从闽宁协作的“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到湖南十八洞村的“飞地经济”,从修建“绝壁天路”的毛相林到献身罗霄山区脱贫攻坚事业的黄诗燕,他们用脚步丈量着脱贫前进之路,让“好路子”能够实实在在地提高脱贫质量,走出一条“致富路”、“幸福路”。
在纪律规矩这一底线上守住一个“定”字。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刻心中有民、忠诚于民,时刻心中有戒、忠诚于党,严守思想防线,严守纪律红线,严守道德底线,用坚决查处不正之风、贪赃枉法的决心来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任,用一心为公、真心为民的时代担当来赢得群众的支持和配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脱贫史诗历久弥坚。在继往开来的历史阶段,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迎接党的百年华诞中续写脱贫攻坚的“后半篇文章”!(柯可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李家乡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