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做到态度不能变、决心不能减、尺度不能松,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并非一城一池的得失,也不是一时半刻的拼搏,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和战略布局,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只有牢牢守住政治引领的火车头,把稳政治监督方向盘,方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不偏不倚,有序推进。如若政治立场不坚定、政治方向不明确;或以扭曲的政绩观、权力观、价值观等作为实现目标的初衷;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思想上消极抵制,执行上变通敷衍,目标任务落实就会走向无序化、功利化、盲目化,就迟滞了“十四五”规划的达成。
监督应“胸有大局”“行有方向”,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首先站稳政治格局,把准政治方向。古人云:“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须自成。”只有始终站在政治建设的高度;站在人民群众立场;站在护航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角度,才能把准监督方向,确保监督实效。同时,把政治监督融入到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之中,既从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党的建设强不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不坚决等方面去考量,又要从落实规划进度推进快不快,执行质量高不高,落实成效明显不明显去评判,就能让监督有力度,落实有深度,目标有高度。
其次聚焦目标全局,把准监督方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实现既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又要团结各方,凝聚力量,其中监督是目标实现不可或缺的一环。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是站在国家民族发展全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人民群众利益布局角度思考,立足“十四五”规划,在监督上找到“新法子”、拓宽“新路子”,以政治引领、监督保障助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以监督补短板,强弱项,避免“后进生”与“偏科生”拖目标任务实现的“后腿”。可以看出,“一条锁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其容量。”当好政治生态的护林员和啄木鸟,及时发现各项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弱项。聚焦逐个任务,逐项目标,及时补短板、强弱项,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达到“扶上马,推一把”“堵漏洞,刮毒瘤”的效果。
再则用好制度新局,把准职责方向。孟子云“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监督保障既是“24小时执勤站岗”的无死角、全覆盖;也是制度管人管灵魂的长效和常态。人管人难免有缺位和失位现象,监督制度作为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总结,作为决策部署落实的规范体系建设,就要针对各领域、各部门提炼监督执纪的对策和方法并上升为规章制度,化整治为规范,化规范为自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制度约束下严守底线,实现“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的恪守境界。(张雯婷 福建省寿宁县犀溪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