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从《山海情》中学习基层扶贫经验

2021-02-20 15:31:29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期热播电视剧《山海情》以福建省与宁夏省进行的“东西协作”扶贫为背景,讲述了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西海固贫困地区与福建共同协作,通过移民搬迁的方式,群策群力,脱贫致富,把干沙滩变成金沙滩,走向康庄大道的故事。

基层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山海情》中扶贫干部马得福回村重点工作就是移民,使常年生活在贫困环境中的乡亲们找回失去的勇气,我们扶贫工作不光要输血,更要造血。不光要保投入,更要转变观念。在我们的工作中,应该经常给贫困户上思想政治课,破除旧思想,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思想观念,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加速脱贫解困步伐。

基层扶贫必扶智。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山海情》中乡亲们从最初将县里给的八十一只“扶贫鸡”吃得只剩一只,到通过种植双孢菇赚取第一桶金,涌泉村的成功说明,“有志者,事竟成”。脱贫工作已经进入收官之年,我们一定要绷紧弦、拉满弓,决不能有一丝大意懈怠,要坚定不移保持高压态势,加快脱贫速度、夯实脱贫成效、保障脱贫质量,做到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授人以渔,致富之本。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技能培训是帮助群众脱贫最主要最直接的手段。我们应该根据当地特色制定具体的技能培训方案,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量体裁衣,传授基层群众最想学的手工技艺,真正激发基层群众的内生动力,让他们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来,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努力奋斗。

基层扶贫更需扶教育。教育扶贫既要“扶教育之贫”,又要“靠教育扶贫”。《山海情》中白校长为了阻止不满16周岁的学生外出打工想出了种种办法,说明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想要真正改变一方土地,不仅要树新风,更重要的是让教育先行,把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作为重要抓手。脱离贫困首先就要在思想上摆脱愚昧,孩子是未来的希望,贫困地区出身的孩子更是未来持续改变该地生产生活面貌的主人翁、生力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彻底改变贫困地区的精神贫困,必须以教育为突破口,抓好抓实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才是治本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贫扶智教育要先行。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容易返贫。如果扶贫不扶智,就会缺乏知识、身无长物,甚至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如果扶贫不扶教育,摆脱愚昧,就无法改变下一代贫困的命运。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做到“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困的土壤。(缪燕丹 南平市顺昌县双溪街道水南村党群工作者)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