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总书记重要文章《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强调干部要提高对做好扶贫开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切实书写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
一要画好“操作图”,落实政策宣传“明抓手”。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要把将党和政府的扶贫开发政策、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农民增收的政策一丝不苟、毫不走样地落实到基层,需要靠生活在乡亲们中间,生产在乡亲们中间,整天同乡亲们打交道的村干部们发挥作用。基层干部要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协助村民做出更多符合上级要求、符合群众利益、符合县情实际的扶贫动作,清楚描画脱贫攻坚路线指南。
二要拧紧“安全阀”,明晰基层情况“除隐患”。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期,形式有新变化、现实有新挑战、人民有新期待。处理扶贫工作中的矛盾痛点,要做到点清事明,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对乡亲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村子里能解决的就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向上级部门和有关方面反映,学会利用群众智慧破除难题。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勉强搞“假大空”项目,实事求是,真正使老百姓得到实惠。
三要打通“快车道”,协同支部引领“增效能”。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扶贫开发工作部署的战斗堡垒。贯彻执行“党建+扶贫”模式,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关键要把扶贫思想统一起来,把党群力量凝聚起来,把脱贫责任担当起来。特别是要发挥好驻村干部的作用,在锻炼干部作风的同时,继续向沈浩同志学习,发扬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多关心关注如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让农村生产不断发展起来,让农民腰包尽快鼓起来。
四要紧盯“风险点”,团结群众力量“净风气”。做好基层组织建设、办好村民实事,首要应搞好支部一班人的团结,搞好村委会一班人的团结,搞好全村乡亲的团结,特别要搞好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的团结。干部要积极组织好群众形成整体合力,充分发挥群众身上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努力开办出更多更好的基层扶贫项目。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真正把乡亲们的事情办好。(姚丽珊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蓬壶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