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刊发调研报道的《遇事“我不会”,点评“有一手”:浸提“逆淘汰”恶化基层整治生态》,给部分导致基层作风溃散的“我不会”干部精准“画像”。通过一年多在基层锻炼的我发现,不仅仅存在有“我不会”的避事干部,本应是朝气蓬勃的年轻干部也常常把“我没空”挂在嘴边,遇到领导交办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时,就能轻松躲进“避风港”。
不管是“我不会”,亦或是“我没空”,表面看是能力问题,深层看则是态度问题、作风问题。基层原本是广大年轻干部施展拳脚、发光发热的舞台,一句简单的借口,不仅成为了自己成长的“拖油瓶”,久而久之,这种坏习惯将会成为机关单位的顽瘴痼疾,不断侵蚀良好风气,形成恶性循环。
要根治这种不良现象,首先要从干部自身的态度转变开始。基层干部要怀揣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要敢于担当、积极作为,面对棘手的工作任务,更要挺身而出,展现年轻人应有的昂扬姿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一句“我没空”,简单粗暴地断送了自己前进的道路。真的如此“没空”吗?我看是没有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罢了。
在基层不难听到“两个累成狗,三个耍成猪”的调侃,从侧面反映了领导干部更愿意安排老实人、勤快人做事,不敢向歪风邪气“动真格”。因此,领导干部要带头做好表率,敢于“亮剑”、敢于动真碰硬,奖勤罚懒,充分保护干部的干事创业积极性。
再者,用人单位要树立干事创业的正导向,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等各项管理制度,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无路,不断挤压“我没空”、“我不会”干部的生存空间,在评优评先等方面一票否决,必要时候,还要及时启动问责机制,敢于将“板子”打下去。
习近平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实效的用人导向,督促全党担当尽责、干事创业。杜绝偷奸耍滑的“懒政”行为,要从周边环境开始改变,更要从干部自身找原因,根治推诿塞责的“不作为”心理,别让“我没空”的借口成为干部成长路上的“拦路虎”!(龙岩市上杭县湖洋镇人民政府 黄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