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全国疫情逐渐紧张化,给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造成了一定心理负担,也给中国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据网络消息显示,为应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已有29个省区倡导务工人员等群体“就地过年”。大部分网友表示“理解疫情防控难处”,但也“心情复杂”。
通过2020年中国防疫战取得的巨大成绩,与国外紧张氛围以及恶劣环境相比,中国民众享受到了真正的“自由”权力,这种自由是包括“行动自由+人生安全自由”的双重自由。经过调查数据分析,中国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愿意“就地过年”或者采取积极的行为方式配合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回家过年。春节是中国的传统,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对于外出务工群体而言,正如“北雁南飞”,是一次工程巨大的人类群体迁徙活动,为此政府部门要有效推进好疫情防控和春节两者之间的工作。
一是是要关注两个群体心理,解决“就地过年”政策困惑,提供群众心理保障。要及时跟踪外出务工及农村留乡两个群体的心理动向,解决群众“疫情防控,让务工群体买单”的困惑。临到年底,“游子归乡,思子心切”的心情在所难免,但新冠病毒“人传人”的严重性更不能忽视,春运是历年来人流量规模最大、接触最多的活动,在此时节,若放任自流,我们将会与国外一样面临经济萧条、生无安宁的黑暗。而且,“就地过年”的倡议并非强制性,更不是要某个群体去抗下所有,而是在宣传“防疫战争,人人有责”的理念,是让务工群体结合实际积极配合国家的各种疫情防控措施,营造做到主动报备、主动监测、主动隔离以及自我防控的积极氛围。
二是要带动党员先锋模范,营造“疫情防控”紧张氛围,提高群众思想重视。既要安排党员干部做好重点关卡人流把控、精准信息核实登记以及核酸检测工作,又要继续发挥脱贫攻坚作战体系作用,集中网格员、扶贫干部、村支两委成员等多重力量开展排查建立台账,登记好外出务工群体信息及返乡意愿并宣传当前疫情形势和防控措施相关知识,把党员干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深入人心,做好群众生命安全最坚韧和宽厚的“保护伞”,积极调动群众“人人重视、人人防疫”的良好局面。
三是要牢固党企联动关系,克服“就地过年”各种困难,提供群众精神保障。政府部门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对企业推动群众“就地过年”提供政策等保障,各企业要依法依规做好加班工资支付和调休等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引导务工人员错峰返乡返岗等工作,及时协同政府部门制定群众加班工资措施和预算。同时要及时按照程序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等工作提高防控专业性,并制定春节活动方案,丰富务工人员春节相关生活,为出门在外的群众提供精神保障。(杨宗榜 贵州省锦屏县铜鼓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