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有效阻断因滥办酒席造成人员扎堆集聚带来的传播风险,全国多地积极采取行动,以“发现一起、严查一起、重拳出击、绝不姑息”的高压态势,杜绝滥办酒席情况的出现。
春节期间,杜绝操办聚集性活动。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陆陆续续从外省返乡,尽管已经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仍然有部分的群众不听劝告滥办酒席,严重影响了地方的形象,因此,地方干部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滥办酒席之风,在群众中有效遏制。
第一,办宴席原本的意义是凝聚亲情、友情,创造和谐氛围的一个民俗风气,是延续下来的一种文化传承,比如寿宴,它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孝”。但某些群众则是为了敛财而操办宴席,只能采取劝诫、教化等道德方式来引导和制止该行为,不能使用强制手段,更不能侵犯公民财产和人身权利,但这种强制性的行为不可采取,会导致民怨民怒,从而发生不可化解矛盾。
第二,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通知,认真落实滥办酒席责任制。在规定范围内可开展警示活动,宣讲疫情期间办酒席的相关规定,杜绝违规酒席现象发生。特别是农村要摸排好婚丧嫁娶酒席等宴席,倡导村民节俭文明过节,引劝说导农村不办无事酒、杜绝铺张浪费,不大操大办婚丧嫁娶;提倡红事延办、丧事简办,培养群众厚养薄葬的新观念,在无形中减轻群众的经济压力和出现返贫现象。
第三,要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把村规民约结合到乡村治理中来。村干部可以通过民风易俗来净化不良风气,达到村民自治的成果,加强和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是发挥村民自治的有效方法之一。村规民约要制定得合理合法化,让群众接受,不然难以执行,还会损村规民约的权威性。对于违规操办席宴户,进行批评教育或公开通报即可,人性化处理,群众更容易接受。村干部也要提高认识和补齐短板,切实做好工作,相关部门做好监管工作,不让敛财目的的酒席出笼,把村规民约真正形成有效地乡村治理模式。(吴英 贵州省镇远县江古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