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三明便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新发展阶段各项工作的排头兵:三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发展中一步步朝着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提出的“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 目标迈进。
“我出生的地方叫作三明,红军长征的故事,一直在这里流传””城里的钢铁厂,美得像花园。麒麟山的脚下,就着擂茶吃拌面……”一曲《三明后生仔》点燃了千万三明人记忆深处的自豪,也唱出了“三明实践”步步成果的丰收。
三明实践,源于人民,是代代三明人薪火相传、众志成城的成果。
作为一名三明钢铁厂的“钢三代”,我常听“钢一代”的奶奶说起以前的故事:“六十年代的三明,像是一个破村子,买不到东西,夜晚不敢出门……”八十多岁的奶奶是第一批从福州到三明支援的建设者之一,在六十年代,许许多多的建设者们从福州、上海、泉州等地奔赴这个闽西小山城,为了城市建设而扎根山城。从“钢一代”到“钢二代”再到“钢三代”,三钢的三代人在这里奉献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也是城市变迁的见证者。不仅是重工业三明钢铁厂从“重污染”到3A级旅游景区的蜕变;也还有沙溪河从“漫天水葫芦”到水质青绿、水鸟栖息的怡然自得;更有库区移民村水际村从“省定贫困村”到脱贫致富发展旅游的“绿色崛起”……是广大群众撸起了袖子,甩开了膀子,通过“三明实践”来争得了三明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三明实践,造福人民,是家家生活品质、幸福感提升的根源。
“三明实践”的本质还是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习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先后11次来到三明调研,近年也不忘关心“老苏区”三明的发展,这对于三明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正是因为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三明实践”才能得以在每个阶段取得成功,“三明实践”方能给广大市民带来生活工作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明医改坚持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道路,建立“总院制”、整合县乡级医疗资源,改善医护人员待遇……使得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和医患纠纷问题均得到明显改善,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认可。
三明的扶贫工作以习总书记提出的“真扶贫、扶真贫”为指导,用“三步工作法” 、“四因四缺分类法” 、“八种帮扶模式” 为方法,致力于精准建档立卡,精准因地制宜,精准带动脱贫。在2019年便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全部脱贫。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钱袋子鼓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三明相关部门持续增强文化建设的投入,通过“周周有戏看、季季有精品”、“流动舞台车下乡巡演”、“夜三明百姓大舞台”等文艺演出和百姓歌唱比赛来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提升群众精神文化水平,让三明人民的生活更加色彩斑斓,也让三明城更加如画多姿。
三明实践人人有责,如画三明家家共享。正是多年来三明坚持党的大政方针和基本政策,坚持走“闽西山城”的特殊发展道路、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让民风展红旗,方能成功谱写三明人民如画生活!(福建省三明市沙县财政局 林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