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仁民爱物 固本安邦

2021-01-21 15:26:25 | 来源: 中廉在线

【讲话原文】

“爱人利物之谓仁。”疫情无情人有情。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会再来。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出处】

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

——节选自《庄子·天地》

“爱人利物之谓仁”出自《庄子·天地》,指的是“德泽广被,力求有利于人民,利于万物,叫作仁。”流露出道家道法自然、宽厚广博的志趣。

“仁爱”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之一。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处于核心地位,其将“仁”与“德”有机结合,认为好“仁”之人是至高无上的,正所谓“好仁者,无以尚之”。孟子则把人与人之间的“仁”推之万物,并在“仁”的思想中融合了“爱”的概念,提出“仁者爱人”“仁者无敌”等观点,形成了“爱亲、爱民、爱万物”三个层次,正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儒家思想提倡“仁”,道家思想亦讲求“仁”,这正是儒、道思想的契合之处。在前两者思想的认知基础上,庄子将“仁”凝练隽永为“爱人利物之谓仁”,后世赓续传承,将其作为社会发展的精神之柱、应世之迹和治世之具。西汉董仲舒说:“仁之法在爱人”。唐代韩愈为了“起八代之衰、济天下之溺”,撰写了探求大道之本的《原道》,明确提出了“博爱之谓仁”。宋代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更是对仁民爱物的有力注解。及至晚清康有为,明确论述了“仁者无不爱,而爱同类之人为先”。

回望历史,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拥护,成功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倡导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起全民族抗战的强大力量;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始终努力改善民生,土地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恢复和发展各项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新蓝图……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努力奋斗和辉煌成就,都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见证。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堪称一部改善民生的奋斗史。为实现“学有所教”,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实现“劳有所得”,实施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为实现“病有所医”,实施了“十二五”医疗改革规划;为实现“老有所养”,加快完善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实现“住有所居”,实施了“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为实现“民有所安”,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在全面做好民生基础保障的同时,积极应对洪水、地震和冰冻等自然灾害。在扶贫工作中,党政军民学总动员,东西南北中齐发动,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让贫困群众过上了幸福生活。

“心中有民”是为政之根本,是心中有党之顺延,是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之前提。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去年以来,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创造了抗击重大传染病的“中国奇迹”。实践证明,疫情防控歼灭战是一场人民战争。“中国奇迹”的诞生,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彻底打赢这场战争,更离不开人民的理解、支持和共同参与。这也更加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强化精神力量,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树立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坚定信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徐永飞 吉林通化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