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今年是开启新征程的第一年,党员干部更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努力提升“三个能力”促进“三农”发展,谱写新篇章。
党员干部要提升专业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当前,农业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需要服务农业和从事农业相关人员掌握一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然而现实中仍有部分人员对专业知识还一知半解就“埋头苦干”。党员干部作为“服务员”,要带头学习服务现代化农业的专业技能,努力成为发展的高效“推动剂”,更要领着农户学,学习作物栽培、农业生产、农村金融等专业知识,带领农户成为“农业专家”。
党员干部要提升创新能力,促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这道出了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唯有改革创新能勇立潮头乘势而上的深刻道理。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面临挑战和威胁也增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新是关键。党员干部要吸收新思想,改造旧思想,敢于打破常规,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跳出陈规窠臼,敢于试错、强于变革,成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排头兵”,更要调动广大农户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提高乡村振兴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乡村治理的创造性。
党员干部要提升干事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既是对党员干部的告诫,也是工作要求。然而,现实工作中仍存在少数党员干部“表态多、行动少”的现象,简单以会议代替落实,缺乏实际行动和具体措施。工作中“用嘴说”还是“着手干”既关系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更关系中央决策部署实施的成效。党员干部要提高思想觉悟,主动自查是否存在看到难处就想“靠边站”,遇到困难就玩“击鼓传花”的问题,切实增强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觉,不断提升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让百姓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增加百姓增收途径。(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李家乡人民政府 马贤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