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基层反映公务办文亟需迈过“三道坎”

2021-01-06 08:29:42 | 来源: 中廉在线

2012年7月1日,中办、国办联合出台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正式施行,对现行标准下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作出了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尤其是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下发以来,新时代的公文处理更加规范化、高标准和严要求,然而基层公务办文依旧困难重重,亟需迈过“三道坚坎”。

一是错字别字,作风飘浮效力低下坎。错别字的误用,体现的不仅仅是办文人员的疏忽大意、责任散漫和工作飘浮,更是体现出单位的执行力度低效,工作办事不严谨,从而严重影响了公文效力,导致单位公信力大大受损。例如前段时间曝出的“仪陇县人为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落款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一时间看客们纷纷吐槽、冷嘲热讽的比比皆是。将简单的“人力”误写成“人为”,这看似细小的差错出现在政务公文里面就变成了巨大的“事故”。一个错别字的误用,不仅让单位发出的指示要求无人遵照,反倒成为被人奚落的把柄,让人贻笑大方。类似于“仪陇县人为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例子还有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故”也时不时搏击众人眼球。错字别字误用,俨然成为了基层公务办文亟需跨越的“一道坚坎”。

二是下发转发,长篇累牍责任甩锅坎。上级来文办事,不加研究、思索和考量就一味下发转发。以文件来落实文件,文件的内容本意大打折扣,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中办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的层层大幅度精简文件,严禁文件层层套转、层层把关严控发文,政策性文件要有篇幅限制等“硬核”措施,曾一度被基层称赞是公务办文“察本绝源”的好兆头。然而少数个别单位和部门,仍是照搬照抄,机械式下发转发文件要求基层报送资料,用属地管理原则搞“责任甩锅”,把问责作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这既偏离了文件下发的“本初”,也丧失了文件本身承载议事办事责任的“味道”。基层作为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本应该卸下“包袱”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干好实事。但每天都处在批文阅件的“繁文缛节”枷锁之中,再好的精力都会消耗殆尽,久而久之,基层也逐渐萌生了“依葫芦画瓢”的“缘木求鱼”做法,把下发转发长篇累牍的责任甩锅“坎柱”越建越高。

三是汇报总结,生搬硬套模板经验坎。《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的出台,进一步严明了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保证全党全国服从党中央、确保政令畅通。时值当下,总结汇报已经成为基层最为常用的公文之一,然而“常用并不能做到常新”,总结汇报三分式,成效、不足和建议,模板经验生搬硬套,汇报总结千篇一律,“长篇大论”让人“心烦意乱”不说,情况和问题也不容易说明清楚。跳出“模板式汇报总结”的怪圈子,让“精简、高效、创新”成为总结汇报公文的主基调,少一些经验套话和假大空话,多一些实货干货。把“言简意赅、直奔主题”的思路贯穿总结汇报公文的始终,跳出三分式,越过模板经验坎。(贵州省黎平县坝寨乡人民政府党政办公室 杨志光)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