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腾讯一名员工放弃75万年薪工作,选择回家当市直公务员的消息占据了一段时间的热搜,加上今年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让公务员“铁饭碗”再次引起公众的热议,打破公众对公务员“铁饭碗”的认识,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也有利于拉进各群体间距离,推动政府治理的现代化。
打破“铁饭碗”还需先从内部打破。在大部分人的想法中,公务员是“铁饭碗”,衣食无忧,每天喝茶看报,所以才会选择报考公务员,进入公务员的队伍。201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新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列出了负面清点,细化了考核体系,明确了辞退的具体条件。这就代表着你考上之后每年都有相应的考核,如果连续两年考核都不合格,那么就有可能被劝退,又或者请假连续超过半个月,或者一年内累计三十天,也会被开除。新公务员法的实施为公务员能进能出提供了一个法律依据,从内部层面打破了一直以来的“铁饭碗”思维。
打破“铁饭碗”还需从外部打通。公务员等于“铁饭碗”的认知,主要还是公务员与其他职业之间的平衡点无法打破的问题,并不是公务员群体享受了多少特权的问题,而是其他职业保障不到位的问题。这种就是“朋友过得不好,我替他伤心,朋友过得比我好了,我更伤心了”的心态,不去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而去指责别人应得的利益,当然,这种更多的还是政府监管缺失,保障不到位的结果。要建设法治社会,政府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监督落实劳动法,切实维护劳动者权利义务,提升政府服务职能,更多的提供法律咨询援助服务,劳动纠纷调解等公共职能,让从业者无忧,失业者无虑。政府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要兼顾公平,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让改革的成果更多的惠及普通群众,切实提升劳动者报酬,让更多的从业者拥有自己的“铁饭碗”。
打破“铁饭碗”还需打破传统认知。公开、透明可以解决问题的矛盾点,要更多的向公众宣传公务员群体的权利义务,打通社会监督渠道,让公务员群体更多地向社会群体融合。转变自身认知,打破“铁饭碗”的传统认识,将公务员当成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特权、一个通道,全社会共同的努力才能造就更加幸福的明天。(海南省东方市委组织部 苏高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