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各类健康码的推出,彰显了地方政府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的创新思维,健康码取代了繁琐的填表、登记、排查,被广泛用于出入辖区、看病就医等场合,给管理和疫情防控带来了便利。然而,对于不熟悉智能设备老年人而言,难以使用智能机进行扫码这一问题被置于“放大镜”下,不断考验着地方政府的创新思维。今年8月份,一段“老人乘坐地铁时因无健康码受到工作人员阻拦,现场发生争执,老人情绪激动……”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引发广大网友对于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讨论,如何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设备成为当下社会的重点难题。
一、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存在的问题:
1.不会用不想用。老年人在使用智能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上心存顾虑。大多数老年人虽然都能识字,但随着年纪增长,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等问题,大多数人都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学习使用智能设备的意愿不强,平时使用智能手机就是接打电话这项功能,其他的功能不会用也用不上,渐渐就是失去了使用智能设备的热情。
2.不敢用太复杂。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在走下坡路,平时看电视多,上网少,电视上报道新闻都是由于网络引起的恶性事件较多,所以在老年人的主观意识里网络是个危险的地方。他们往往担心使用智能手机在网上上当受骗,对网络的印象较为负面。
3.学得慢没人教。对于一些想要学习智能设备的老年人来说,学得慢、没人教成了他们的主要困扰。老年人在使用智能设备的时候,一项功能往往要进行反复的学习,时常练习,子女不一定有耐心教,一部分智能设备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使用实际情况,往往操作起来非常复杂,容易导致老年人对智能设备产生抵触情绪。
二、老年人智能设备使用建议:
1.加强数字化的培训。为满足老年人学习和生活需求,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定地点、定内容、定时间,以集体性的组织形式,在各类老年大学、村(居)委会开展适当的培训,教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
2.设置服务窗口。在超市、商场等一些场所设置一定数量的服务窗口,为在运用智能设备遇到困难的老年人解决困难,例如超市出入口设置“无健康码”绿色通道,配备工作人员帮助老年人操作扫码;银行、医院等场所,也应配备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答题解惑。
3.提供适合老年人的智能化设备。推行智能设备适老化,使其具备大屏幕、大字体、大音量等特点,针对广场舞、扫码等方面的普遍文化需求,开发设计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设备。(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洋墩乡人民政府 黄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