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博。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事,更是国家发展工作的重点,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从1995年首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到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我们正在一步一步的实现着祖国科教复兴之路。
在今年的疫情期间,成千上万个中小学生和在校大学生都在家里通过网络直播等远程教育的方式,学习新学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使得“网课”成为了热门词汇,“直播上课”也成为群众讨论的热点,但其实早在2010年,在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给教育发展按了“加速键”,也给我国教育资源不平均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父母为了孩子良好的教育拼了命的把孩子送到大城市去,可是价格高昂的学区房却让人望而却步;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少山区的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神却盼不来一个老师。教育资源的不平等,让“寒门难出贵子”的现象越加严重。而“网络教育”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教育资源,让远在山区的孩子也能和大城市的孩子一起听名师讲课,大家享受相同的教育资源,学到更系统更专业的知识,不会再“有想学却没有办法学”的窘况了。
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不仅仅是让教育匮乏地区的孩子学习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未来道路点亮了一盏明灯。习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中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想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实施“志智双扶”,才能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困的土壤。而“网络教育”就是扶志、扶智强有力的工具,可以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好的未来。只有解决了教育资源匮乏的根源问题,用知识做灯塔,才能真正摆脱贫困。
当然目前“网络教育”也存在很多弊端和难题,教育设备的严重不足、师资质量良莠不齐、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教育市场化等等,但是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看待问题,不应该过度放大缺点,错过一个教育发展的机会;应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进而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创新与变革,让网络教育更好的服务于我们,让“互联网+教育”创造更多的可能。(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凤城街道办事处 巫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