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是干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树立正确政绩导向的有效方式,是促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奖优罚劣和激励担当作为的重要手段。提升考核质量要围绕“考什么”“怎么考”做文章,才能抓住关键、有的放矢。
坚持政治考核是基础。“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干部考核要坚持党中央倡导什么就考核什么,才能确保靶心不偏、焦点不散。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贯彻党中央精神为前提确定考核内容,突出政治素质考核,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实绩践行“两个维护”;要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引导领导干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表现树牢“四个意识”;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要求干部以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态度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四个自信”,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改进考核方法是保障。“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干部考核要坚持精准科学,防止“一刀切”“一锅煮”。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立知事识人体系重要要求,把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考人与考事结合起来,避免从抽象到抽象,凭感觉下结论,及时把那些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发现出来、任用起来;要健全日常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具体落实措施,力戒重复考核,破除形式主义;要强化日常考核,把功夫下在平时,把考准考实干部政绩与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管理工作结合起来,通过综合分析研判,聚焦干部重要行为特征和具体事例,吸收巡视巡察、相关部门业务考核等成果,全面历史辩证分析干部,公正合理评价干部。
强化社会参与是关键。“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干部考核要坚持“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的宗旨。要把人民群众的评价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立体识人、以事见人,既看干部的“显绩”,又看干部的“潜绩”,让群众成为检验领导干部政绩的“试金石”;要多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角度考察,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显微镜”;要充分发挥民主机制的运用,广泛提高群众的参与度,重视群众对政绩的认可度、注重群众的满意度,好不好由群众说了算,让群众成为干部政绩评价的“定音锤”。(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委组织部 马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