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为人民服务要修好“三颗心”

2020-12-12 09:56:18 | 来源: 中廉在线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为人民服务”就恰是贯穿初心与使命的“生命线”。

而在近日,一段关于老人用现金交医保被拒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老人无助的样子与窗口背景墙上“为人民服务”形成强烈反差,这一现象应当唤起我们每个公职人员深刻反思:为人民服务到底是做与谁看,究竟如何得到落实?

摆正心态,拉近距离,每个干部都应当树立一颗为民服务的“爱心”。如果干部摆出“官架子”,不放低姿态融入群众,失去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拉低干部队伍水平,损害组织部门形象,更严重会影响党的事业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这要求干部务必有一颗大大的“爱心”,把群众的正当利益保证好,急群众之所急,需群众之所需,切实为群众考虑,增强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付出行动,增进感情,每个干部都应当树立一颗为民服务的“诚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与群众打交道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对干部工作有偏见、不配合的情况,正是这种情况才能考验出干部的诚心,锻炼其应变能力。如果不付出实际行动走进群众,听取群众心声,听进群众的意见,采纳群众合理建议,就会造成工作流于形式,让干群关系产生隔阂。只有真真正正的用“诚心”与群众接触,打开群众心房,让群众认可干部的工作,把干部当做自己人,为人民服务才能落到实处。

持之以恒,滴水穿石,每个干部都应该树立一颗为民服务的“耐心”。扎根基层,接触到老人的情况较多,而科技产品日新月异,许多的老年群众没有相应的学识跟进。如果干部没有一颗良好的耐心,体谅并解决群众问题,就严重伤了奋斗在前老一辈的心。老吾老及人之老,干部应该秉持初心,为人民谋幸福,为百姓谋安康,切勿拿着规矩摆架子,把老年人拦在智能时代之外。为人民服务,不该让群众认为是人民在服务,解决的关键就是每个干部落实到位,让观念转为实际行动。(贵州省三穗县文笔街道办事处 杨昌洋)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