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许贵元:调研不可“潇洒走一回”

2020-12-04 10:46:32 | 来源: 中廉在线

开展调研活动,就是面向社会、面向群众、深入基层一线,与基层干部群众零距离接触、心贴心交流,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目的是捞到真情实况和第一手资料,以便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把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但最令人反感和厌烦的是,有些领导把调研活动视为散散心、解解闷、开开眼、观观景、绕一绕,而且想去就去、想走就走,根本没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只是“潇洒走一回”。殊不知,这种走马观花、不注重时效的调研活动,不仅会加重基层负担,也会助长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与形势任务要求和群众的期盼与诉求是相悖的。此风不可长。

调研要针对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紧迫、最需要、最急盼的一些民生问题开展专题和专项调研活动。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便于“对症下药”,及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开展调研活动,进一步拉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更有利于改进干部作风,从群众中汲取政治营养,从实践中提高执政能力,增强为民服务的真本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依法民主科学决策水平,防止决策脱离实际,造成不应有的工作失误和事业损失。这方面的教训屡见不鲜,应该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调研要带着问题去,带着感情去,带着诚信去。而不是“嘘寒问暖握握手、坐上片刻扭头走”。要以甘当小学生的姿态,塌下心、坐下来、虚心求教、问计于民。这样,群众自然没有“拘束感”和“戒备心理”,可以打消各种顾虑,畅所欲言、实话实说,吐真情、提建议、献良策,会使我们的调研收到预想的效果。如果群众“躲”着为我们,不想跟我们说实话、道真情,甚至有意“回避矛盾”、“掩饰问题”,说明群众对我们缺乏应有的“信任感”,他们担心“自找麻烦”和“引火烧身”,还是“陪陪笑脸、少说为佳”好。还有的习惯地认为:“群众说了不算,意见也是白提,都是领导拍板,征求群众意见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群众的“活思想”,也是对我们的调研活动不切合实际、脱离实际的“无声批评”。长此下去,不仅脱离群众,增强群众的“陌生感”,也会影响党的形象和政府的公信力。

中央三令五申强调减轻基层负担、激发基层活力,防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就是为了给基层创造激情干事、倾力创业的良好环境。改进作风,不妨从改进调研方式入手,多搞一些接地气、顺民意、聚民心、惠民生的调研活动。群众的需要和期盼,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调研活动连着党心和民心。但愿多搞一些有针对性和精准性的调研活动,少搞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自我宽心、群众烦心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调研。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