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必然选择。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及未来党和国家发展
一、坚持党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应该开展到哪里。我们要深刻领会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开辟党建工作全领域覆盖,把抓牢抓实基层党建工作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把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同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推动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二、坚持“双循环”相互促进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大背景下,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将我国市场规模和生产体系优势,转化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坚持项目驱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供优质服务,千方百计破解难题、扫清障碍,确保项目顺利如期推进。加强城市经济深度,积极探索楼宇经济、夜市经济、现代金融等新经济新业态,持续繁荣城市经济。
三、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
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寻找生产方式绿色化的方法理论,推进消费方式绿色化,提倡节俭、低碳环保的方式。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项目建设则作为拉动发展的火车头,积极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充分释放发展活力,认真组织实施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协同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城市。夯实项目建设支撑,充分挖掘优势潜力,积极谋划、运作、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掀起招商引资声势,招引一批爆发力好、后劲强的优质绿色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蓄积强劲动力。(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四鹤街道延福社区基层党群工作者 余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