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自诩的马保国,如今知名度蹿升。他今年5月在观众面前30秒内被击倒3次,他“武术”的“造诣”按说也都摆在眼前了,但他的雷人雷语却被热转,俨然要成为顶流“网红”。(源自:人民日报)
“不讲武德”“耗子尾汁”这些当下最热门的网络词语正是出自我们的“太极大师”马保国。而他的爆火,除了自媒体对他的包装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们的猎奇心理,看视频图个乐呵,但是,围绕马保国所发生的这一系列闹剧,可并不是一笑了之那么简单,其背后透露着的是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亵渎和自媒体人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自身社会责任的道德缺失。
太极大师通过自媒体平台传播中国功夫本无可厚非,这样不仅有利于年轻人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功夫,还能通过自媒体平台“一网通天下”的特性,把我国功夫传播到世界各地,增强我国的文化影响力。
但是,此大师非彼“大师”,与其说马保国是“大师”,还不如说他是一个哗众取宠的“网红”,他占用了大量的自媒体资源,在自媒体上哗众取宠,通过扮丑来博得关注,虽然说他的行为让他一时成为“网红”,但这些行为却可能让思想不成熟青少年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让他们觉得中国功夫不过是花拳绣腿,不值一提,让我国的功夫传承愈发艰难。
而令人无奈是,马保国并非个例,这些传统文化圈的人还有很多所谓的“大师”,例如在书法领域,总有一些“丑书”表演,或针管射墨写字,或人体表演“蠕动书法”;在国学领域,更是有不少人被冠以“大师”之名,以要么灌鸡汤、要么打鸡血的方式到处贩卖半通不通的解读;更有甚者打着“XX中医多少代传人”的旗号招摇撞骗,拿人们的身体健康开玩笑。而这背后正是一些缺乏道德底线的自媒体人推波助澜的结果,他们把这些大师包装后推向荧前,把他们当成圈钱的工具,虽然他们赚的盆满钵满,但却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践踏。
“大师”的闹剧一直在继续,而想要让这些闹剧停止,一方面,需要我们读者提高辨别能力,自觉远离这些打着大师名义的骗子,没了观众,这些大师自然就没有立足之地了;另一方面,也需要网络监管部门加强监管,让这些跳梁小丑无立足之地。(边亚峰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胥各庄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