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可见,劳动对追求美好生活而言,其重要性不可而喻。从古至今,劳动都紧紧地俘获了“幸福”的心。
凭刻苦劳动,书写华夏历史。“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这是《诗经》对田间劳作的吟唱;“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对劳动创造丰收的礼赞;新时代倡导的女排精神、工匠精神,这是对劳动精神的最好诠释。劳动作为最质朴的事业,给予中华民族内在智慧和不竭的精神力量,也支撑起每一位辛勤劳动者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的梦想,更书写着华夏民族不朽的历史,让中华民族得以长久屹立于东方之巅。
用坚守劳动,勇担家国重任。高尔基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我们现在所拥有和享受的一切无不来源于每一份平凡又伟大的劳动。疫情当前,是他们冲在抗疫最前线,与时间赛跑,救死扶伤;是他们奔赴疫情重灾区,为人们搭建起信息沟通的桥梁,用镜头和报道传递理性和希望;是他们每日消毒记录严阵以待,是他们毅然复工生产提供医护用品,是他们走街串巷将生活物资送至千家万户,在降低他人感染概率的同时,也把更多的风险留给了自己。正是中华人民用劳动捍卫着人类在在自然面前的尊严,在坚守的劳动中,我们等来了春暖花开,创造了历史。无论何时,我们都将是以劳动奉献自我的螺丝钉,共同组成了国家的希望。
以创新劳动,实现民族复兴。创新劳动,需要甘坐冷板凳的无私、守拙和迎新的结合、保量到保质的蜕变。心怀天下、梦想禾下乘凉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三战伶仃洋、建筑跨海长虹的林鸣;探索未知、成就“一眼万年”的南仁东……他们都是鲁迅所言的中国的脊梁,创造出世界瞩目的中国名片。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中,努力用劳动稳发展、促发展成为复兴的必经之路,更多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任重道远,创新劳动将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因为劳动,生活的美好从虚无变为可能。生活如浩瀚夜空,美好似缥缈星辰,劳动如鹊桥,为生活与美好之间搭建起桥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以劳动承前启后,以劳动为荣,交接好时代的接力棒。(鄢永珍 贵州省从江县加榜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