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数字化社会,对老年人多些耐心和关心

2020-11-27 14:21:27 | 来源: 中廉在线

最近,一段名为‘老人冒雨交医保被拒’的短视屏在网上疯转,视频画面中老人缴纳医保被拒收现金,坐在办事大厅椅子上委屈无助得像一个孩子。这段视频在网上引起了非常大的舆论风波,也折射出虽然时代进步,年轻人追求方便快捷,而老人们却被数字化社会遗忘了。

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看到很多这样的提示,如乘车请扫二维码、进入公共场所请出示健康码、车站请网上购票、餐饮店请扫码点餐等,这些现象确实反映了信息时代生活方式的一“码”畅通,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可这对于赶不上信息时代这辆快车的老人们来说,一“码”畅通反而成为了他们生活中最头疼的麻烦。如今,我国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五六十岁不精通智能手机的人在小县城小乡镇比比皆是,就更不用说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他们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低、不识字、眼睛不好、手指不灵活等等情况,智能机在他们眼中就犹如一个复杂的新事物,摸不透也学不会,所以他们基本用的都是老人机,只会拨打和接听电话。难道就因为老人们跟不上时代发展,我们就在发展的过程中将他们抛弃吗?那等到我们老的一天,也适应不了新时代的发展了呢?我们又该怎么办?“老人冒雨交医保被拒”的背后,该警醒我们的不仅是表面老人的无助,还该有背后各个服务平台服务方式的单一的问题,应该多考虑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将老年人纳入服务对象,考虑他们的只会使用现金,不会玩手机微信支付宝缴纳电子货币;去银行只会在银行柜台取款存钱,不会在自助机上操作;去菜市场卖菜只有收现金这一个收款方式,等等情况,从而加以解决,让数字化拥有更多的温暖。

在这数字化时代,笔者认为时代发展的这趟列车,一个人也不能丢下。其实我们有很多方面可以做出努力:一是对老人多点关注和关心,把他们的需求考虑到科技发展和服务中。如字幕大、模块简单的操作界面,职能语音输入、更有人情味的人工服务等。二是适度保留传统服务方式,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如公交车可以投币、刷卡和移动支付、禁止以健康码为通行的唯一凭证、任何行业都不得拒收现金、增设特殊人群窗口等等。三是对老人多点耐心,帮助他们适应生活的进步。如网上报道的孙子帮姥姥制作微信操作指南、老年大学开设智能手机培训班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也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用以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广大一员,我们也应该用我们的耐心和关心,化解老人在数字化时代的不知所措。(冯婷 贵州省镇远县青溪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