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提升政绩考核“含金量”

2020-11-26 16:00:37 | 来源: 中廉在线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提升干部政绩考核工作质量,才能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坚持客观公正、德才兼备,突出政绩考核“政治性”。考核评价干部政绩,必须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政治表现较为抽象、不易考察,要坚持党中央部署什么、强调什么就重点考核什么的原则,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细化考察事项,列出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形成标准清晰、内容具体的评价体系,发现政治素质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度。政治素质考察要注重同实际工作结合,要通过谈心谈话、民主测评、群众意见,听懂“弦外之音”,弄懂“言外之意”,把干部的“一贯表现”和“一时表现”甄别清楚,考准考实,看看能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处理实际问题。

坚持以民为本、担当作为,突出政绩考核的“人民性”。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通知》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考核指标是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和核心内容,要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始终坚持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最终选择,真正把评判干部政绩的大小、优劣交给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选出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要炼就识人的“火眼金睛”,既要看干部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民生实事中的“显绩”,又要看“潜绩”,从细微之处察实情,全方位多角度考准干部。同时,要增强政绩考核群众参与度,要通过民意调查、群众投票等方式,充分听取群众声音,把群众的“好差评”作为考察干部政绩的“度量衡”。

坚持求真务实、精准识别,突出政绩考核的“科学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充分发挥政绩考核的指挥棒作用。要注重加强对年轻干部专业化、精细化的培养,积极推动公务员登记、任职备案、调任、转任、公开遴选等日常业务的流程再造。要确立“以工作实绩定岗位、以群众评议定星级、以考核结果定奖惩”的考核评价体系,把政绩考核的结果公示,并与干部的定级、晋升和奖罚相结合。要突出关键内容,对事关公众利益的重点事项进行科学合理考核,不能“一锅煮”“一刀切”。要明确政绩考核差异化原则,注重考核的针对性、可比性,在兼顾地区发展总体目标的同时,以不同部门核心工作为重点,对应设立不同考核标准。既要注重同一单位不同岗位之间工作完成度的纵向比较,又要注重不同单位同一岗位之间工作完成度的横向比较,立体式考核评价干部,突出政绩考核的科学性。(唐杰 贵州省镇远县江古镇人民政府 )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