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发扬“钉钉子”精神,勇当新时代使命

2020-11-24 13:06:39 | 来源: 中廉在线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对新时期下党政领导干部考核机制的优化及加强推动落实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通知》指出,要充分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广大领导干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实绩践行“两个维护”。作为党员干部,站在历史新征程的起点上,我们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抓好工作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通过考核标准补及短板,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踩实发展步伐,迎风起航,全面开启新时代征程。

“钉钉子”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意为像钉钉子一样,沿着正确的目标,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基层工作就好比钉钉子,不是一锤子就能把钉子钉好,而是要一锤一锤地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有大成效。

钉钉子首先要找准定位。基层一线是最能聆听到群众心声的地方,也是年轻干部最能得到锻炼,实现价值的舞台。因此必须要找准自身定位,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好穿针引线的工作,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利用所学知识,为基层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找准位置后,要持之以恒,埋头苦干。基层干部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基层事务繁杂琐碎,特别是年轻干部大多都肩负着较重的工作担子,仅凭三分钟热度是绝对无法干出成效的。基层工作不仅需要担当、情怀,也需要有足够的韧劲,切勿遇到困难就发憷,碰到问题就退缩。如果没有坚定的政治定力、顽强的品格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是干不好基层工作的,也无法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坚持学习本领知识,不断为自己充电,使自己的能力素质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克服能力不足的“本领恐慌”,使自己无论到任何岗位都能很快地适应环境,将任何工作都处理的得心应手。

真正钉好“钉子”,关键还在于工作态度的转变。从思想上转变,把“要我干”变成“我要干”。摒弃推诿扯皮、消极被动的思想,树立主动担当作为的意识,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事不成功不罢休的精神,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其位,某其事,尽其责,担责在肩,冲锋在前。

考核干部政绩本身不是目的,充分运用考评结果,才能够激发广大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热情。发扬“钉钉子”的实干精神,以不变的实干精神应万变的环境,乘风破浪翻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湖洋镇 黄晓莉)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