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曾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我党之所以能够不畏艰难困苦、勇创不朽辉煌,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党深知人民是我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这等深情如鱼似水,因濡而生,因依而盛。
以水濡鱼,同音共律,就必须把人民生命放在第一位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上下发出最掷地有声、最暖彻人心的声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在面对这场“疫”考中,我党毅然决然地在第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紧急调集最优秀的医护人员、最先进的设备资源,志在于打赢这场人民生命安全保卫战,意在于向人民交出合格的“中国答卷”。医务工作者及无数党员干部们在基层一线中不畏艰险、奋勇抗“疫”的忙碌身影,也无不彰显了他们爱民、护民,似饱满、似深厚、似淳朴的赤子情怀。
以水濡鱼,同音共律,就必须把为民谋福祉放在心上
“要为人民做实事!”“要把群众受益摆在突出位置!”这些话语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告诫,更是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更高要求。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人民谋福祉,就要站在群众的立场和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难题;就要坚持讲实话、办实事;就要把心思和精力放在群众身上。“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老百姓看。”党员干部就该有这种思想觉悟,固本强元、拔节育德,以提升能力素质为手段,以为民谋福祉为目标,俯下身子、撸起袖子、挑起担子,勇承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以水濡鱼,同音共律,就必须把扎根融入群众刻入骨髓
“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真实写照。诚然,扎根基层、融入群众,要做到的不仅仅是放低身段,不搞花架子,更重要的是在面对群众时,应怀最真诚的心意、讲最接地气的话语、做最朴实无华的事情,以蓬勃朝气之姿、锐意进取之气,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打造一把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连心锁。也唯有真正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才能把依靠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意识深深印刻进骨髓之中。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坚持“人民至上”这一理念,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把人民群众的贴心事、烦心事办实、办好、办妥,不仅仅是我们共产党人最坚定的人生格言和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更是彰显我们共产党人使命与担当的最好体现!(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象洞镇人民政府 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