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6月8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城乡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在特殊时期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
坚持人民至上,解决群众操心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部分企业和个人生计困难,中小微企业资金紧缺、个体工商户经营困难濒临倒闭。就业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基础民生问题,保民生就要优先保就业,一方面要着力帮扶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非常时期渡过难关,另一方面要助力失业人员再就业,鼓励创业,促进消费市场,拓宽人民群众就业空间。
紧紧依靠人民,解决群众烦心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目前,城乡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的教育,是当前人民群众内心的呼声和期待,因此,一方面要充分保障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偏远地区的资源倾斜,进一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另一方面要创新教师工作机制,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职任教,着力培养专业化的乡村教师,切实落实乡村教师工作、生活补贴和贫困偏远地区津贴等政策,做到“招得来,留得住”,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学水平。
不断造福人民,解决群众揪心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有关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和专业人才不足的讨论在网络上猛增,“公共卫生专业的目的是将疾病切断于源头,保护和改善公众健康。”这是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何纳对于公共卫生专业的解释。因此,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一方面要提高公共卫生在民生领域的重要地位,扭转“重治轻防”的社会观念,另一方面要积极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爱国卫生运动氛围,将爱国卫生运动植根于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并造福于人民。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无小事,我们党是从人民中而来,为人民而生,我们要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将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我们工作的头等大事,坚持人民至上,牢牢植根人民,带领亿万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岩前镇人民政府 黄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