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浪微博热搜榜被停更一周,相关负责人也被约谈,整改后热搜才重新更新。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群众花在网络平台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有对新出现的社会热点新闻进行津津有味地“吃瓜”,偶尔还会在评论区留下个人观点;也有追星粉丝在平台上大胆释放对偶像的爱,在评论区进行控评刷存在感;还有人于平台上揭露不正义的行为和事件,纠正风气......不可否认,这类网络平台在事实上确实发挥了互联网新媒体的作用,但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接受法律法规的管辖,承担相应责任,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
网络平台应履职尽责,遵法守规,健全内部管理。从热搜下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到纵容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谣言,再到出现“西化”“分裂”的反动言论,亦有利用资本对正常网络舆论进行压制的行为,网络平台内部管理的缺陷暴露无遗。当前,我国社会治理正在不断完善,“法”和“规”的底线不容触碰,网站平台应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内部审核处置流程,引导正确价值观,身体力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网民应理性自律,保持辩证思维,依法依规上网。互联网的隐蔽性加上使用人数庞大,让很多不公平、非正义事件得到了关注和解决,但也让部分网民有恃无恐,肆意在平台上发表言论。曾有网民义愤填膺,事件真假未定时便对所谓的过错方进行“网暴”,强加指责甚至人肉辱骂的事件;也有许许多多以“冒天下之大不韪”试图博出位的营销号,利用信息传递速度快的便利挑战法律底线。网络平台信息鱼龙混杂,难辨真伪,作为“吃瓜”群众的网民需要,保持客观理性的思辨状态和独立判断的价值取向,有良知、有底线,面对新闻热点,做到慎重转发、客观评论,真实点赞,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网络环境。
网络平台需要被有效的监督,严格地管理与追责。网络平台为网民发声提供了便捷,也容易成为网络纠纷的滋生地。互联网若失去法治的监管,良好的网络环境只会是一句空话,治本之法是需要相关主管部门对网络平台乃至网络空间进行严格监管,在事实被扭曲时迅速作出应对,正本清源,以正视听,规范和引领各类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同时遏制和防范违法信息、不良信息,建设有效回应社会关切,解疑释惑,析事明理,有助于引导群众形成共识的网络世界。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网络空间并非完全脱离现实社会,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是国家和人民对社会公序良俗的追求,也是维护国家和公民及社会利益的必然要求,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网民自觉维护网络世界秩序,方能还网络世界一片清新。(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岩前镇人民政府 石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