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党员干部宛如一艘艘领航的船只,而担当的学、思、行便是驱动船只前行的三把桨。
学习应筑牢担当之基。党员干部的学习是担当的源泉。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汲取智慧,领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这些理论如同明亮的灯塔,照亮党员干部前行的道路。同时,要学习党纪国法,明确行为的界限,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党员干部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站稳脚跟,才能在面对各种问题时有扎实的理论依据去做出正确的决策。
思想上深化担当之悟。“学而不思则罔”,党员干部在学习的同时要深入思考。思考党的初心和使命,思考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将党的要求与人民的需求紧密结合。要思考自己的岗位职能与担当之间的联系,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例如,在面对脱贫攻坚的任务时,党员干部要思考如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扶贫策略,如何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在思考中,党员干部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能更深刻地领悟担当的内涵,从而在思想上筑牢担当的堤坝,明确自己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的位置和责任。
行动上彰显担当之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员干部的担当最终要体现在行动上。党员干部要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中。在实际行动中,党员干部要敢于创新,勇于克服困难,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面对群众的需求,要雷厉风行地去解决,面对发展中的难题,要千方百计地去攻克。只有通过行动,党员干部才能将学习和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成果,才能真正践行担当的使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党员干部的学、思、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只有奏响这担当的三步曲,党员干部才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贡献力量。(仁和社区居民委员会 任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