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兴和县为有效破解年轻干部储备不足、岗位历练欠缺等问题,大力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着力构建年轻干部培养新模式,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注重科学储备,为年轻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兴和县立足事业发展需要,分专业、分领域储备优秀年轻干部,不断扩大年轻干部队伍“蓄水池”。坚持高标准引进、高质量培养,进一步畅通年轻干部入口,近年来,通过公务员、选调生招录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式补充年轻干部296名,年轻干部总量不断提高。同时,坚持把发现识别干部的功夫下在平时,结合年度考核、专题调研等方式,分层次、分类别掌握各层面优秀年轻干部,建立了100余人的后备年轻干部信息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调整补充,始终保持年轻干部“一池活水”。
注重培养历练,帮年轻干部打好第一遍“底子”。坚持组织培养与个人努力、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全方位提升年轻干部专业化能力。通过专题培训+座谈调研形式,不断强化年轻干部政治理论素质,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目前,举办了年轻干部专题培训班和座谈会,参与年轻干部累计120人。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模式,为年轻干部搭建历练平台,让年轻科级干部在急难险重工作中补齐短板、快速成长。目前,已选配12名年轻干部充实到巡察一线、选配17名年轻干部到信访一线进行跟岗锻炼。
注重择优选拔,帮年轻干部走好第一脚“步子”。科学选拔是年轻干部进步的推手,兴和县着眼近期需求和长远战略需要,将选拔工作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真正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轻干部有舞台、有机会,切实推动年轻干部敢作为、能作为、有作为。目前,共选拔35岁左右年轻干部62名,为各级领导班子出入“新鲜血液”,充分激发了全县年轻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
注重监督管理,给年轻干部定准第一声“调子”。坚持激励约束并重、严管厚爱结合,将监督管理的触角延展到年轻干部成长全过程,从严落实日常监管各项措施。一是加强动态管理监督,实行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三融合对年轻干部日常表现进行动态监管;二是充分运用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涉企排查、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的监督成果,结合谈话了解、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对年轻干部八小时内外的表现进行立体式监督。三是对年轻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坚持早教育、早提醒、早纠正,充分用好提醒函询诫勉的警示教育作用,真正让年轻干部在风清气正环境中健康成长、全面进步,促进年轻干部勤政廉洁从政。(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委组织部 苏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