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化了调查研究的思想,赋予了调查研究以时代意义,提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想更好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推进新征程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唯有修好调查研究“基本功”,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方能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与时俱进变革调研形式,修好坚持问题导向“基本功”。深入基层一线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如果被动接受所调研地方或单位安排的路线、区域、对象等,那么调研只能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其结果自然失真失准,毫无意义;调研后所做出的决策也会脱离实际,以偏概全。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搞调研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结合调研的目的和对象实际,多开展不打招呼式、随机抽取式、闲聊唠嗑式、线上互动式等形式的调研,通过直奔存在问题的地方或单位,找准相关的人员,及时准确有效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为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以民为本选择调研行程,修好主动融入群众“基本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各级各部门工作做的好不好,广大群众的感受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如果搞调研偏离了群众路线这个根本,那么,调研也就失去了本应有的意义。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搞调研必须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带着真感情深入到矛盾最突出、问题最集中的地方去,通过走好群众路线、说好群众语言、搞好群众关系,使自己真正融入群众中,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样的调研才能听到实话、掌握实情、取得实效。
精准科学运用调研成果,修好解难题促发展“基本功”。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推动发展。广大群众最在乎的是党员干部为自己办了多少实事、解决了多少难题。如果调研只是“隔着玻璃看,坐着轮子转”,或者听听汇报、看看材料,最后悄然无声、不了了之。那么,久而久之党和政府的形象就会在广大群众中走低,更会影响广大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搞调研不仅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更要善于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在解决广大群众所需、所急、所盼的事情上,出实招、动真格、求实效,一件接着一件干好,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云南省威信县委组织部 黄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