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周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随着近期各地不断掀起的党史学习教育热潮,我颇有感触,作为基层党群工作者,我们要心怀虔诚,细心品读党史,真心切意感受往昔峥嵘岁月中党的不屈奋斗,用心感悟信仰起源,立下“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抱负,汲取前人经验,勇敢追逐梦想,在乡村振兴第一线淬炼出过硬的政治品格,成为一名真正的新时代奋斗者。
传承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贯彻始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回首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征途充满艰辛、成就举世瞩目,如果没有无数革命前辈的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今天在明媚阳光下平静美好的生活,从立党开天辟地的那一刻起,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到抗战胜利;从两弹一星成功发射到改革开放,直至前不久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无数事迹都证明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在“岁月静好”中逐渐消沉了最初的信念与斗志,要时刻牢记初心与使命,无论在何时,何地,面对何种环境,都要在学思践悟中知行合一,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锤炼坚如磐石、不屈不挠的品质,忠贞不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这百年风雨兼程之中,一批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批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批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他们的英勇事迹时常浮现在眼前,是丹心勇照后来人的夏明翰;是烈火焚身岿然不动的邱少云;是身残志坚带领群众治山治水、脱贫致富的朱彦夫;是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廖俊波……他们在风雨中摇曳,荣辱不惊、坚韧不拔、不改心之所向,在风浪中接受洗礼,在岁月下沉淀升华。在新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们要汲取榜样的力量,锤炼坚如磐石的品质,秉着赤子心,锐意进取,踏出新时代的步伐。
坚持民生为本、服务百姓的态度,始终如一。“事关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回眸百年党史,从“打土豪、分田地”、“共产党是替穷人找饭吃的政党!”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真抓实干,马上就办”,都无不体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每个年代都有执政为民的典范,每个时代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下,我们要做好新时代的“地基石”,植根于民、服务于民,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博爱,真诚、热情、耐心的服务于每一名群众。
生在一个好时代,“位卑未敢忘忧国”,虽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但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在这“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之期,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际,立下鸿鹄之志,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珍惜利用每一寸光阴,用热血与青春为乡村振兴加速度,让分布在各个“山旮旯”里的闪闪红星绽放出新时代灿烂的光芒。(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濠村乡毛墘村党群工作者 潘盛博)